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

2023年的回顧

 
又到了一年的尾聲。前幾天R終於寫起我的生日卡片,他在書桌左側翻開日記,右側放著日誌,寫論文般旁徵博引,耐心的從365天的細碎裡,撈出合適的亮片和煙灰,為我33歲的聖誕樹妝點一顆樹頭上的星星。

一月,在港區運動中心上起TRX課。雖然訓練內容都是平常不過的深蹲、棒式和各種核心動作,但第一次上完課後,隔天腹部和四肢肌肉毫不留情的嘶吼,是我從未體驗過的軀體感受。雖然後來上到三月底就改報游泳班去了。TRX課之於我,就像不諳水性的小狗在沙灘上伸出前腳試試水溫,是徜徉大海的第一步。

二月,北大武的三天兩夜,現在回想仍是一件好美的事情。美好到,儘管後來照片裡的人事物已非,再也無法以那樣的姿態相會,那時的悸動仍能超越時空,溫暖心裡對山林的嚮往,以及對緣分的感謝。

三月,開始每週六從梧棲往返市區的中教大上泰雅語。還記得第一堂課時大家被老師依序叫上台,聽音辨認字母的緊張。班上的人數也從一開始浩浩蕩蕩的十幾人,到現在只剩三位tayal(泰雅族人)兩個mukan(漢人)擔當固定班底。聖誕前夕寫卡片給同學Behuy, Amuy和Watan,想謝謝這一年來的緣分與友善,才意識到這學期結束後,我們五個可能再也不會齊聚一堂,牙牙學語的用泰雅語互道你好、問幾歲。這個月也是貓兒子的多事之秋,Wagi感冒嘔吐、豆皮鑽出陽台偷吃尼龍線,尼龍線卡牙縫。體驗到當父母的徬徨,對於如何活得chill,我還需要很多很多次的練習。我也不會忘記R蹲在貓砂盆旁徒手分解豆皮大便,拉出兩條尼龍線時的雀躍眼神。

四月,為了月底的三鐵,報名了市立游泳池的教練課。教練看完我的自由式,一句「把你所有的泳姿都忘掉」,是個狠人。那幾個禮拜游泳的次數比跑步還多,國中游泳課生不如死的感覺全回來了,想到要游泳,心情都很差。而三鐵也在一個晴朗的日子中完賽了。後來每當跑步或游泳,我都會試著回想那天的心境、掙扎與身體感受。水的冰涼、風的輕撫、雙腿的酸楚。如果有一條公式能抵達「自我實現」,我想那天我曾拿到解答。

五月,盛夏之始,翻看日記發現五月被整個跳過了。五月是母親節和媽媽生日。還記得她生日那天是禮拜五,我用熊貓熊了一束市區花店的花到福科路的家,夯不啷噹要近千元。她拿到花後用賴傳了照片來,興奮到模糊。現在想起來,感謝自己捨得花錢。

六月,參加海洋大學舉辦的海洋教師研習,烈日當頭下和郭老師走讀苗栗後龍海岸線。郭老師學識淵博、幽默風趣,是那種潛心鑽研一件事,認真起來六親不認的氣質。前陣子在臉書上看到他在花蓮海邊遇難的消息,再次意識到生命中大多的緣分都是極其短暫且有限,一期一會。

七月,學生的暑假,參與了大學的史懷哲營隊,走進一間前門有鐵路、後面是大甲溪的國中。七月酷暑逼人,我喜歡站在面西的三樓走廊望向不遠處的海岸線,風迎面吹來不太鹹,青春的空氣很是清爽。月中跑了人生第一次的半馬,那天氣溫高達35度,在東豐自行車道上來回奔忙了四回,結束後身心俱疲,卻對下一次的挑戰躍躍欲試。同時家母因腦傷,流轉於加護病房、普通病房與住家間。或許十分政治不正確,但我很感謝這段生死離別的經驗。我像一捆綠白相間的蒟蒻絲,身處水深火熱的生死議題中。這件事使我成熟、放大我的突觸,經歷這一回後,我依然是我。

八月,趁著學校開學的空檔,陪家父運動、登山、散心。也在月底和兄父去了一趟關西。小時候看五月天阿信的書裡寫到鴨川河水多清澈,便希冀有朝一日要親眼見證。七天六夜的行程十分硬核,但早晨六點多能在鴨川邊跑步,現在回想起來都會笑。

九月,中秋節連假回雲林,已經成了每年的固定行程。本來打算熱血的騎單車而下,但最後一刻還是乖乖開著車沿西濱南行。當路標出現台西和四湖,音樂正好播到鄭興《告別的練習》,熟悉的景色和況味讓人濕了眼睛。我們在傍晚時分抵達北港,買了阿不倒排骨飯和蒸蛋湯,隨意找一處小巷席地而食。這天的月亮正圓,飽餐後我們在北港大橋上看了好久的月亮。中秋的風很涼,橋下北港溪寬闊且黑,像是能包容很多念頭與事情。我們在雲林海口沒有親戚,也只在那待了不到一年光景,連那時在住家附近認識的小狗小貓朋友,應該也輪迴去了。但那段日子被海風吹得透亮,以至於每每回到雲林,圓仔湯、潤餅、排骨飯一嚐,眼神發光。

十月,志佳陽大山單攻。這是喪母後第一次爬大山,天未亮走在山風咻咻的吊橋時,伸手不見五指,橋下水聲鼓譟,有那麼一刻以為前方會通往一個未知領域,例如天堂。那天身體狀態不太好,腰痠背痛骨盆有感,加上一路陡上,第一次爬山差點沒哭出來。那天最驚喜的是和C的巧遇。月底人生第二場半馬,惦惦拿到一個分三(分組第三名)。

十一月,和R去台南參加金馬影展,連續兩天坐在電影院十一個小時,把五部入圍金馬最佳影片的電影看完。看《年少日記》,眼淚從第一幕流到最後跑完演員名單,悲傷卻也療癒。我把導演得獎後的感言寫在日誌上,「我希望這部電影讓留下來的人,互相擁抱。」

十二月,邀請R的爸媽一起看《富都青年》,恰巧那天是他們結婚三十週年紀念日,映後我們在崇德路上的梨子咖啡館吃飯聊天。我很喜歡那天的天氣、話題與我們。十二月同時也是寫卡片的日子,我的年末寫卡片習慣始於大學,在2015進滑航後又將觸角擴及親密親友之外的存在。今年R終於加入寫卡片的行列,我們在文具天堂購入了近千元的聖誕卡,卡片名單列了五十多名,此刻有些還在催生,有些已經收到回音。有的名字是名單的常客,有些名字曾經存在,但可能不會再回來。活得越久,越體認到人與人情份的脆弱和珍貴,我們可能在小心翼翼滋養一段情誼時,另一個緣分也悄聲殞落。沒有誰辜負了誰,都只是四季更迭。

謝謝2023年,滿滿的笑容與淚水(不知哪一年開始淚腺如魚尾紋般暴增,看書聽歌看電影時哭已是常態),突破與挫敗也有。期望以後回頭看,這年的我依然能像往年一樣,帶給自己更深刻的體悟與力量。


2023年底全家福





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

2023清水半馬:凸台、水圳與大肚台地


今年七月跑完人生第一場半馬,當天下午回到家洗洗睡,肌肉的酸痛還來不及反應,便迫不及待搜尋起下一場。發現家附近的清水十月有辦比賽,二話不說報起來。清水離住處不消十分鐘車程,平時外食、泡咖啡廳、看獸醫或爬山,清水小鎮都留有我們生活的足跡。能在生活圈裡跑馬拉松,光想就是件浪漫的事情。

清晨接近六點,我們把車停在會場一公里外的巷弄,踏著夜色往燈火通明的方向走去。一路上遇見好些跑者,他們已經胸有成竹的開始繞場暖身。「他們是真心喜歡跑步的吧!」我在心裡感佩著。我大概是2018年之際,正式將慢跑列入運動日常。算一算穿上跑鞋也五、六年,卻仍不會把「喜歡跑步」這個標籤欣然別在胸前。雖然稱不上喜歡,但也已習慣它的存在。倒也不急,我還有餘生能慢慢理解跑步之於自己的關係。

天還未亮,人們聚集在紫雲巖溫暖的紅燈籠下拉筋、暖身。鳴槍前人群的歡愉與鼓動,是運動賽事最讓人享受的片刻。人們互不相識,卻為同一個目標興奮與緊張,這種一群人為著同一件事呼吸的狀態,讓人安心。若有天年老無依,路跑應該是抗拒人群的我少數會繼續參與的熱鬧活動。

六點十分紫雲巖起跑,我們從中山路轉進米粉寮大排,沿著緩坡向大肚台地前進。開跑不到十分鐘就開始爬升,身心靈需要很多的安撫和適應。在身體還沒適應長跑狀態前,我像個一打二的母親,一手牽起稚嫩的三歲兒哄騙他邁開腳步,一邊懷裡逗弄著嫩嬰要他不要哭。這天天氣陰涼,夜裏剛下過一場雨,空氣不悶不濕恰到好處,看來唯一會阻礙我完賽的,就是我自己了。

隨著坡度漸陡,人們跑得也越來越分散。偶爾會遇到把音樂大聲放出來的大哥或小哥,這時我會像吸血蟲一樣湊到他們身後,試圖汲取歌曲裡掉落的精氣。賽道沿著產業道路而行,我請鼻子分神欣賞沿途景致。山路上沿途有垃圾臭、桂花香、機械工廠的金屬鏽味與樹叢淋過雨的淡淡飄香。

大概十公里後開始下坡,我仗著年輕膝蓋好,把握每個坡度大力邁開步伐,咻咻咻的在坡邊衝刺。 當來到大甲溪南岸的平地時,正好趕上全馬五分半的配速列車,跟在大哥大姊後面喘息了一陣。正逢萬聖節,哥哥姊姊很有興致的變裝打扮,一路上談笑風生,好不快樂。對目前的我來說,動輒四、五個小時的全馬仍是個不敢多想的事情,更無法想像要怎麼笑著跑完那42公里。但同時也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,我能為自己解答這題。

回程路線五顆星,從甲南沿著大肚山下的五福圳前進。非常喜歡這一段的一切,甲南平常人家的生息,街邊堆放的垃圾,柏油路上干與沒乾的水漬色塊,這些都是讓人分心但很好的東西。圳水湍急且熱切,水聲不絕於耳,能蓋掉我心中偶爾冒出的消極聲音。左手邊是頂著金黃色草堆的大肚山,我彷彿能看見大黍草尖細金黃的端頂,幻想起自己是隻忘情奔跑的梅花鹿,山頂站著一位拍瀑拉人,正用生冷的箭瞄向我的頭頂。前陣子在地方社團看到五福圳周邊可能會變成產業園區的消息,我想如果要阻止這件事的發生,或許帶主事者來圳邊跑一次步,會是一個很好的邀請。

這次賽道多岔路,每個路口都有志工大哥大姊指引。喜歡說謝謝的我會和每位志工道謝,後來發現這種唐突的交談,會讓身心醞釀到一半的疲憊感被打斷,像按下F5重新配置,總之滿不錯的。

最後一段路是從鰲峰山公園回到紫雲巖,我後繼無力的以六分速回到原點。領成績單時發現紙上多了一行字,「分組第三名」,竟然還得到一次上凸台領獎的機會!從一開始出發時懷疑自己跑不跑得完,到後來喜滋滋站上頒獎台,都是在兩個小時內擁有的心境。能跑能動能跳的人生很幸福,期待下個賽道的自己。


買比賽的照片很燒錢


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

To our home

 

/
那天寫作老師說,在寫文章之前,你要先想好你的讀者是誰,預設觀眾的視野、眼光與位置,才能更有把握的拿起話語權,在假想的觀眾面前,用彼此的語言說出想表達的話。於是我想起我的網誌,已經過八歲生日囉的網誌。在面對google blogger 潔白的打字框時,面前的假想觀眾都是誰呢?打遊記和爬山心得的初衷,是想為若大的網路資訊海擲進一顆小貝殼;打工作或心情日記時,想藉著這片赤裸的天井審視內心。這麼想來,我還真沒思考過螢幕前的你,用著什麼眼光端詳、俯瞰或仰望。

/
人心和細胞一樣,無時無刻都在更新與改變。在活著的時間裡,在各種有關自身個性的回饋與建議中,始終無法坦然收下的,是小學數學科任老師的「妳看待事物太粗心」和護理系老師的「妳太過理性」。前者我會暫時歸納成最粗心的人其實是她自己;後者則在這幾個月來有了新的體悟。

媽媽今年六月底因意外傷致腦部,在開刀、加護病房、普通病房、家與急診間擺盪一個多月,最終以新冠肺炎導致呼吸系統衰竭的姿態,獲得生命的畢業證書。我非常珍惜那段日子所有的經歷與感受:深夜手術室外的坐立難安,聽到電動門有動靜就會緊張的耗弱感;抽痰馬達在塑膠衣櫃上晃動的粗魯,洗抽痰管時像是喝手搖想吸起最後一口珍珠的窸窣聲;家人的情緒、話語與眼淚。萬物以縮時攝影般不間斷且多倍速更迭,當時的我就像一個看見前方火山噴發、地殼攢動的原始人,明白這是一件之於自身很不得了的事,但火光的絢爛、地鳴的震耳,它們在我的感官裡,萬頭攢動。

/
最近很喜歡看緯來日本台的節目「跟拍到你家」,每晚睡前都會忍不住點開來看一段。其中有位六歲的小麥,是搞笑和相聲節目的忠實觀眾,甚至還和爸爸組成父子相聲團體,參加了搞笑節目的選秀。在得知沒能晉級節目複賽後,雖然他失落的臉寫著滿滿的不甘心和難過,但他分享著這次相聲經驗的感受時,卻讓人覺得他早已什麼都擁有了(小麥說他感受到了講相聲的緊張與辛苦,還有站在台上時的氣氛與溫度,是個非常棒的經驗。) 

當看到人們活在當下、表達感受的時候,我的內心都會很激動,因為那也是我想時時提醒自己成為並保持的哪。


光落在你臉上




2023年4月24日 星期一

最好的一天:CT515鐵人三項初體驗


比賽的前一天下午,吃飽飯後我們踏著夾腳拖,帶著平常要去市立游泳池玩水的輕鬆心情,前往活水湖試游。準備好裝備,從長滿青苔的滑溜溜斜坡一屁股坐進水裡,才發現事情不太對勁。

水溫很舒服、水域很寬闊、水質清澈,各種外在條件都是泳池氯水比不上的清新。但當我往湖中央前進幾公尺,看著底下水草悠悠擺盪,水的顏色從淺綠變成深藍,這些感官刺激讓我開始胡思亂想,「其實我真的會游泳嗎?」、「累了就不能站著休息了耶」,自我懷疑讓恐懼如指數般增生壯大,肌肉與四肢因為緊張而僵硬,我抬頭和一起游的C哥哥說「我害怕了!」,便頭也不回的用最安心的仰漂回到岸邊。

後來C哥哥和R也回到岸邊。平常在泳池像初生海龜緩緩前進的R,竟也不慌不忙的游完一圈。突然覺得明天的比賽離我好遠,我該不會游沒幾公尺就被救生筏救上岸,把幾千元報名費沉進湖水裡吧?

整個晚上心神不寧,我在心中細數從小與游泳的齟齬。國中一年級,游泳是夏天時體育課的唯一項目,仍能記得五十幾個人打水前進的轟隆水聲,還有自己在隊伍後頭奮力追趕的上氣不接下氣。學期末時,我沒有通過25公尺的考驗,還特別在考完期末考的下午,獨自到游泳池找老師補考,並帶著微濕的頭髮,狼狽回到正在舉辦同樂會的教室。

在很長的歲月裡,游泳都不是我會自願參與的運動。與其說討厭游泳,更精確的說這運動乘載了青春期時的自卑、不服輸與憤怒(生氣為什麼同學都游得又快又好,我都不行?),長大後能不碰就不碰。後來真正開始游泳,是近三年的事了。那時E開始玩起三鐵,有意無意問起我和R要不要報名,也才讓我意識到,是該拋開年少時的羈絆,正視游泳了。

因為下午試游的挫敗,晚上在民宿整理隔天騎車和跑步的裝備時,都有種「我真的用得到這些東西嗎?」的心虛。我和R幫彼此做了賽前採訪,R在鏡頭外問我,『如果你就是你自己的游泳教練,你現在有什麼話要和自己說?』幾乎在沒有思考的反應下,我回『慢慢來不要急,你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。』語畢,眼眶濕濕的。

-

比賽當天四點半起床,盥洗吃早餐,貼上號碼紋身貼紙,便驅車前往會場。會場人聲鼎沸,好久沒有參加這種萬人攢動的戶外活動了。而讓我忐忑不安的游泳,也變成一種橫豎都要面對的人生必修,現在擔心為時已晚,便不再花時間打理那些情緒。

R和C哥哥比我早一個小時下水,目送他們走進參賽拱門後,我就站在岸上遠處的草皮發呆和拉筋。會場的氣氛歡騰,很像國中小學時的運動會。輪到我們這組下水,我有禮貌的站在岸邊階梯旁的最後方,想說等大家都出去後再開始游,人少的水域比較不會牽動我動輒得咎的恐懼神經。

事實證明,活水湖是最新手友善的三鐵場地,我沿著岸游,一來照著岸邊的石階定位,二來石階就在我視線所及的位置,隨時喘不過氣就一腳跨過去站起來休息,多寫意。可惜不是只有我這樣想,一路上身邊四五位女孩也和我打著同樣的如意算盤,大家不時在石階和水中變換水道,為了閃躲彼此花了不少心力。

750公尺處的折返點看起來是如此遙遠,讓人一度有「隨他去了吧」的消極。好不容易來到750公尺處,石階旁聚集了三位參賽者,他們都是剛剛和我一起沿著石階游的女生,大家在命運關頭很是坦承,其中一位女生說他不確定自己能不能順利游到對岸去,還下不定決心前行。另一位女生說,不然我們一起游, 約好游到湖中間的木板休息。

現在回想起來,從左岸到右岸的這段橫切,應該是1.5KM游泳裡我唯一肯定自己會游泳的一段。湖中央的水遠比岸邊混濁,能見度堪比黃河(但R說只是因為我習慣了岸邊水質的清晰,才一時無法適應)。自由式划了幾公尺,抬頭看看方向,驚!無效游泳,幾乎游到反方向去。為了安撫自己易受驚的心,先仰漂一下壓壓驚,仰頭發現可以用對岸的樹叢定位,便一路仰式的抵達對岸。來到對岸剩下最後750公尺,才漸漸意識到我好像、可能、或許、有機會順利上岸,繼續曾經不敢妄想的騎車和跑步。離上岸的地方越近,水道越趨限縮,大家像是庭院餐廳池塘裡的鯉魚,激動的在池裡翻騰。這廂我已沒空恐懼,直接混進鯉魚池中,從中間水道朝岸上前進。當被工作人員的大手一把拉起,雙腿一時還不習慣陸地,險些踉蹌,一點都不威風的從加油人群中跑向轉換區。

從活水湖到腳踏車停放處的會場,是一段數百公尺的紅毯。我小跑步前進,一路上微風徐徐,想著過去一小時的自己,那彷彿已是上個世紀。抵達腳踏車處,用毛巾擦乾腳,喝一包能量飲吃一根香蕉灌幾口水,著好裝牽著車,往下一個出發點前進。

賽道從台東市區延著台十一線一路往北前進,到東河鄉興隆國小折返,共40公里。沿路風景秀麗,山海相依,能在這樣的景緻下騎車實在太幸福了。賽前R在youtube上、前輩E的口中搜集了一些參賽的小撇步,其中一個是騎車時上坡慢慢來,下坡時要抓緊動能衝刺。我遵循著這項定律,享受每個下坡奔流的速度與暢快。

90分鐘後回到會場,牽著車走進轉換區,意識到離鐵花村終點,就只是10公里的距離了。我想像一個小時後,耳朵會聽到終點站振奮人心的鼓聲、人們歡騰熱情的加油聲,視線裡會出現M、E、C哥哥,還有R他們熟悉的臉。跑步的10公里,多是在台東森林公園的步道裡,步道有開闊的湖邊景致,也有躲進綠蔭間的涼爽小徑。我維持著6-7分速的速度穩步前進,告訴自己一刻也不要停,因為知道心魔巨大,我不想給它趁虛而入的機會。跑步的體感很舒暢,儘管剛才游了泳又騎了車,整體狀態卻和平常在家附近慢跑一樣熟悉,心想自己或許是喜歡跑步的。

出了森林公園,也代表離終點只是一個轉瞬的距離,「行百里半九十」,我在心裡告誡自己。來到鐵花村,R來到賽道裡陪我跑最後一段,後來看C哥哥和E幫我們側拍的影片,畫面滿讓人動容的,和另一半有相同的嗜好,很好。

-

想起當初看到CT早鳥報名的連結,根本沒想清楚游泳究竟行不行,腳踏車也還沒買,就拿出信用卡刷下去的自己。這天能擁有與自身的對話、掙扎及和解,都是始於最初對自己最單純的相信哪。期待下一次賽道上的自己,在此之前,必定又會經過一段漫長的自我懷疑與恐懼,但那都是身而為人存在的證明。


我的屁股是R的兩倍





2023年4月9日 星期日

歌、輪迴與船

/心血來潮在Youtube搜尋馬頔,剛好2022年底出了一首新歌叫《期待的樣子》。一聽,2015年時抑鬱歌手的況味紛飛,歲月已把馬頔(的人設)稀釋成了一個普通人。《孤島》這張專輯陪伴了我徬徨的二十好幾好些年。雖然大部分的歌詞我都是一知半解,但也因這份朦朧的依戀,馬頔的歌像是一個裝逼但可靠的容器,承載了當年無法明說的少年愁滋味。

一直很珍惜自己有雙從小被流行歌餵養的耳朵,那些來不及被日記或手機軟體記載的感受,都無孔不入的鑽進歌裡了。Empire State of Mind是冬日深夜往甘迺迪機場,高速公路上的恍惚車燈;Fix you是戴著有線耳機走在溫哥華清冷街頭,怯生生推開Subway綠色的厚重木門。從摩星嶺往海的方向望,港島的夜景靜謐而美好,後來每當想念起那片寧靜海,我會在youtube點開程璧的花房姑娘,但始終不敢閉上眼睛聆聽,就怕掉進去。

/忘記在那裡看到的論述(應該是寫作業找文獻時亂看的),它說人們之所以活得痛苦,是因為人誤將循環的生命,看成獨一無二的線性體驗。植物花開花謝、太陽東升西落,還有小學自然課本裡源遠流長的水循環,都是沒有盡頭的輪迴。每個階段不論燦爛寂寥,都只是大大圓圈裡小小的一段弧線,不輕也不重。

想起吳明益《睡眠的航線》裡好喜歡的一段,「沒有任何痛苦與祈求是新鮮的,沒有出生和死亡不在預料當中,在菩薩面前一切都赤裸裸,人的身體變成玻璃,心在那裡熱滾滾地跳動。」

/昨天的泰雅族語課,老師教到族語裡複數的文法。狗叫huzil,當你想表示一隻狗、兩隻狗、三隻狗時,只要數字加上huzil就可以。當無法用精確的數字表示一群狗有多少隻時,就會用複數表示有很多狗。如果這群狗都是同一個品種,只要將huzil字裡的第一個子音h重複一次,即hhuzil。但若這群狗裡有柯基、柴犬、拉布拉多等各式品種,狗的複數就要把huzil的第一個和第二個子音重複,即hzhuzil。

從前學語言大多是生吞活剝的背單字、認識文法;讀基礎醫學時接觸五花八門的醫學專有名詞,不得不開始理解字根和拉丁字的原意。如今腳指頭摸進南島語系的長廊,才感受到語言是一艘乘風破浪的船,船板無不是人們思路的軌跡、生活的餘暉。


台中教育大學,每個禮拜會從這裡上船











2023年2月6日 星期一

北大武Day3:大武山美麗的媽媽


第三天的行程很單純:睡飽了吃早餐,悠哉下山吃萬巒豬腳當午餐。

第二夜選擇清晨一點出發的山友少,睡眠品質明顯level up。但不幸的我仍沒逃過半夜被吵醒的定律。十二點多睜開眼,發現身旁的R也亮著無奈的眼睛。我們用LINE做了一些討論,腦中閃過一些荒唐的決定。例如馬上起床去8K看日出,或是先下山踢一小時柏油路,去登山故事館洗澡等等。後來我們決定五點吃完早餐,就去洗多麗看日出(的光)。


離日出還有四十分鐘,喜多麗斷崖上只有我和R,跟一個在崖邊休息的單攻小哥,我們三個都沒有說話,各自感受白晝的序曲。清晨的喜多麗很安靜,卻有種蓄勢待發的靈動之氣。山峰上有一團雲霧與山僵持不下,雲霧想吞噬峰頂,但十幾分鐘過去,卻仍停留在同個地方。日出將近,單攻的山友紛紛抵達,夜宿檜谷的也準備下山去,喜多麗漸漸回到昨天看日落時的喧騰與人氣。

早晨的步道很熱鬧,回程的路上遇到不少往上的山友。我喜歡第三天的心境,像是國高中考完段考的下午,心裡漫著完成一件大事的成就感,飄飄然。隨著海拔慢慢平緩,氣溫也漸漸回到平易近人的溫暖。天氣清朗,在幾個有展望的點,都能清楚回望正被陽光、雲霧輕撫的山峰。謝謝大武山美麗的媽媽,讓我們平安的探訪妳、認識妳,也感謝妳包容我們用各自迥異的眼睛和意念,記憶與理解妳。


回家的路上,重複播放巴奈版本的《大武山美麗的媽媽》,每聽到「有一天我一定回去為了山谷裡的大合唱」都會被觸動,尤其是那兩個字,「回去」。去年十一月站在一群泰雅族人之中時,很難不忽略自己對於族群意識的自卑與疏離,覺得沒有地方可以讓我「回去」。去年聖誕時,我和R一起寫了張卡片,要給在泰雅文學營裡認識的Ataw長老,而R卡片裡的一段話,安撫了我的急躁。他說,

....我和巡是營隊裡少數的Mukan(漢人),因為此行邂逅了長老、一群努力尋根的Tayal(泰雅族人),而開始更認真思索家園和認同的意義。我們住在臺中大甲溪的尾巴,海風很大,空氣有時候鹹鹹的,而我開始會想,沿著溪流上溯,終究會踏入那片屬於Tayal的山林。其實我們也是共享著Llyung(河流)的生命共同體,需要更深的理解與善待。

 

而大武山美麗的媽媽,雖然直觀來說我不是妳的親生女兒,但這三天在你溫柔的羊水中,我活得幸福且快樂。有一天我一定回去,帶著聽過更多你的故事的耳朵,看過更多妳的現在的眼睛,和一顆更自在的腦袋與心。

離開舊登山口往下走之際,一隻林鵰劃過天際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 

 

北大武Day1:金色斑蝶

2020年夏天,在台東往枋寮的藍皮火車上,大概是太麻里到大武之間,下定決心要爬北大武山。那天天氣陰雨,我們搭乘的這班火車恰好停電,過隧道時車廂黑漆,讓人有些不安。鐵軌的空隆聲急促且規律,我在心中默默倒數,希望明亮能在數字用盡前抵達。突然間,車廂像是外包裝被層層拆開的禮物,光一層一層湧現。當雙眼再次被光明簇擁,我看見氤氳霧氣裡的北大武,被車窗框成一幅風景畫。

-

清晨四點四十從梧棲的被窩中鑽出,早上的行程包括製作午餐飯糰(毛豆海苔和玉米火腿口味,事後品嚐覺得味道還不賴)、處理貓務(飼料與水的配給),以及離開現代生活的最後一次梳洗。

清晨六點踏出家門,驅車台中高鐵。我們預計早上九點於左營高鐵會合,一起搭接駁車前往北大武山新登山口。這是我第一次造訪南國的山域,別說百岳了,我連曾文溪以南的一座郊山都沒爬過。陌生感的新鮮加上再嚐百岳的欣喜,車程中我心猶如孩子般興奮。

十一點十七分,在新登山口前上完廁所,做了最後整頓,起登。天氣比預期暖得多,走不到一個小時大家耐不住飢,提前在一個平坦處午餐,也在此進行了一次正式的自我介紹環節。大家都不是話多的人,我享受被句點或看人們安靜無語的時候。例如L自我介紹時簡潔的說,「我是會計。」或我問Y「C高中時是怎樣的人呢?」,Y的一句「我覺得跟現在一樣。」在山裡相處,少了城市喧囂的干擾,與人之間不用太多誇飾或加料,人的特質本身就足以煮出一碗暖和的好湯。

吃飽喝足繼續上路,從舊登山口往檜谷山莊共4.3K,都還算平易親人的上升。過了下午兩點,天氣開始轉涼。山嵐漸顯,山徑兩側的樹林、植被不是特別華麗,但很美,帶點棕黃色調。四點多抵達山莊,和莊主、協作報到後,協作小戴老謀深算的說今天有夕陽美景的機會很大。於是我們放好裝備,原路折回喜多麗斷崖,期待一賭讓人們趨之若鶩的雲海夕陽,究竟是什麼模樣。

抵達喜多麗斷崖,小小平台已經駐足不少山友。此時北大武山峰前的雲霧漸漸散開,嶙峋的山壁雄偉挺立;西部都市的方向已有一層層雲霧駐足,雖然看不見遠方萬家燈火,但有預感等等這裡會出現一些很厲害的景象。

我已經忘記一切發生的先後順序了。只記得山峰突然變得金黃,整個平台的空氣像灑了金粉,金色的光無所遁形。我們彷彿置身遷徙季節的蝴蝶谷,金色斑蝶停在R的臉頰,躲在C的薑黃色毛帽,降落在L的紅色外套上。我止不住的想用手機拍下這種金黃,渴望擁有的同時,倏忽想起,童年在八卦山上嬉戲奔跑,黃昏時媽媽站在遠方揮手大喊回家了,背景也是這個陽光。

再一會兒,太陽下降到雲海,我們七人或坐或站或照,期待每個下一秒。

下山後,看到E傳來一則臉書文章,文章內容剛好分析了我們待在山上的這天,北大武的雲海是多麽飽滿而全面。我想起在這次三天兩夜成行之前,我們已嘗試抽了三次籤,但都未果,當時總有些灰心,覺得自己運氣真不好。直到旅行完成踢回平地、坐上高鐵回到家,想起那些美到不真實的景色,可愛溫柔的人們,還有每個踏實的吐納,才不得不承服於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」這句俗話。

R應該會覺得這張長得很像自己爸爸,我覺得不錯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(牛咪攝影作品)

(牛咪攝影作品)

山峰與月每天都能看夕陽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謝謝你們的好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兩位其實婚紗照可以來這裡拍(楊承運攝影作品)

楊攝影師值得一張獨照





2023年2月5日 星期日

北大武Day2:Thank You

前一晚的睡眠我打79分。檜谷山莊床鋪空間寬敞,床位上頭還有能堆疊雜物的置物空間。床鋪單純只要擺睡袋和枕頭,理當是舒服多。但或許因為天氣不如預期乾冷,我能清楚感受睡袋裡身體與沙和汗漬共存的扭捏,這種心靈上的異物感讓人不安。傍晚七點半入睡後,輾轉清醒了兩、三次。途中每次拿起手機,都苦惱時間怎麼凝固如膠,流動得消極。清晨四點終於放棄抵抗,加入山友們窸窸窣窣紅光罩頂的行列,氣急敗壞地展開這天。  

六點整從檜谷山莊出發,目標北大武山三角點。前半小時天未亮透,行進間四處是迷濛的黑。儘管夜爬已然是我稀疏百岳經驗裡的標配,但視覺掩蓋的不平衡,讓我有種在跑步機上慢跑的無知。人是視覺的動物,我們所見的影像,主宰了大部分的選擇意向與觀念組成。夜爬時,其他的感官瓜分了大部分視覺的感知分配。我小小的腦袋一時無法消化太多新鮮資訊,於是雙腿欣然接受了這臨時大總統的職位,而我還看不太習慣他的粗魯和硬幹。  

天漸亮,但我是看到前面隊友關頭燈後,才發現天光已亮到不需要人工照明了。這樣的時間差很神奇,彷彿在光暗接替之時,有多少光亮和黑暗,都是眼睛自身的選擇。上稜線之前的路平易近人,沿途樹、光與雲相襯的景色大器而優美。上陵線後更是不得了,北大武山是臺灣最南的一座百岳,當面向南,東西兩側綿延雲海的盡頭,就是水藍色的海天一線。「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」,獅子王如果爬到這裡,可能會這麼說。那在好久好久以前,當排灣族和魯凱族人站上稜線眺望時,心中浮起的是偉大還是謙卑呢?  

這座島真美

沿途的臺灣鐵杉每一棵都如此獨特。我喜歡他們以山壁為家,再傲骨的向天空崢嶸的模樣。北大武的海拔3092公尺,林相在外行人如我的眼裡,不同雪山、玉山般傲寒孤冷。雖然沒有一種植物我叫得出名字,但每一株的氣質都熱切友好。當然,這或許也只是我把對島國南部印象,投射到植物身上罷。  

走在北大武步道時,會不自覺想起其他山徑。北大武頂峰的高風亮節,讓我想起香港大嶼山靜靜仰躺在喧囂的機場邊;當在藍天白雲下沿著稜線攀登,腦中閃過的是合歡西的某個假山頭下,有片清朗親切的草原。這樣的聯想我不承認是分心,更像是習得新事物後,對舊經驗的溫故知新。兒時的假日,全家常去彰化八卦山一帶的步道散步,稚嫩的眼睛覺得山景就是藍藍的天、綠綠的草和樹,再配上石子或水泥路,沒了。年歲漸長,當腳下踏過的步道一條又一條,才漸漸領略到,沒有一種山路是一模一樣的。如果變老,意味著眼光如同細胞有絲分裂,越看越細、越活越深,那我喜歡。 

R與樹(楊承運作品)

十一點多登頂,今天是個晴朗的天氣,我們隨性而坐的吃起午餐麵包,分享零食小點。和我們同時間登頂的是四位哥哥姊姊,他們其中有人是首座百岳,還用心的做了攻頂紀念牌帶上來,金色的牌子上刻了山名、姓名還有登頂日期,煞有其事。  

哥哥姊姊離開三角點後,小小頂點就我們七人。我站在最高的一塊石頭上,東西南北四方望去,都是連綿無盡的雪白。L問我還記不記得《苦雨之地》裡,主角也曾站在北大武眺望雲海,說看著看著會想墜入雲裡。我不好意思的和L坦白我已經忘記這段了(不好意思的點在於,我把此次團隊群組命名為:『行前準備是讀苦雨之地』,自己卻沒重讀。)但我完全能理解L的聯想,站在一片雲海前,這是何其陌生的視覺經驗。滿足、開心、欣喜、快樂、寧靜,好似沒有一種能與此刻的心境配對。後來我的腦中響起了雷光夏的《Thank You》,於是我和R站在雲海中央,用最小的音量播出這首歌,放在兩人耳間分享。間奏裡的小號和風聲很搭,山風颯颯,甚至和海風有點像,我問R這究竟是山的聲音,還是從海邊綿延過來的海風?R沒有回答。後來R問我,你知道在布農族的故事裡,火和海是兄弟嗎。  


我們在聽歌(楊承運作品)

我很喜歡這三天一起爬山的大家。這次是C和我分頭揪的人,大家都有多多或少少的百岳經驗,也都不是那種擅長呼朋引伴、熱絡氣氛的high咖。我們彼此的個性並不相像(雖然我當初很粗略的用『你把L想像成更安靜的我就可以了』向C如是描述L),但彼此都在不同的性格中,散發了鵝黃色的溫暖燭光。聽到陌生山友水帶不夠,二話不說主動給水的Z;默默用單眼捕捉彼此相處瞬間的Y,發現我不喜歡拍照,特地跟我說如果覺得自己的照片不好看,他就不會放。還有擔心新手大哥水不夠喝,待在水源處等大哥們返程幫他們濾水的C;以及在對其他成員一無所知前,就欣然答應一起同行的L和K。

與大家分別,回到各自的常軌後,每每想起這三天共處的點滴,都是對人與人之間的深刻體會。大學入學時,和穿著深紫色外套、粉紅內裡的C靠近並成為朋友,臉書興起和C的高中同學Y互加好友;過了幾年後認識R,再在雪山與L啃下一顆化解尷尬的芭樂。原來每一段與人的相處,都是一顆微小的水滴,只要我們循著同樣溫柔的風生活,有一天終會凝聚在一起,雲在兩千米。

可愛的小水滴之一(楊承運作品)
可愛小水滴之二




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

貓兒子


塑膠玩具

碩一上學期結束,從陽光炙熱的秋,到洗曬衣服還得碰運氣的冬,四個月就這麼過去了。還記得2022年年初下台中前,和C與F於新莊的一間港點店相聚。我躲在蒸籠氤氳的霧氣裡,鼓起勇氣和他們提及報名靜宜研究所的念頭。話題劈開蒸氣,我說過去的我總為了名校標籤而活,這次想撇開標籤的羈絆,揣著目標走進一間非名校,看看心中的理想,能不能帶我潛逃菁英主義的牢。

四個月過去,自由了嗎?我不敢肯定,搭公車刷卡時,偶爾還是有不想被發現是拿靜宜學生證的念頭。但我喜歡在那片校園裡相遇的所有人事物,還有讓人流連忘返的圖書館。要修的學分很多、指定閱讀很紮實,我喜歡待在台灣大道上的一間星巴克二樓寫作業或閱讀。坐定前會先用酒精把小小圓桌擦拭乾淨,這個動作好似在泳池旁暖身。J.K. Rowling說他會在咖啡廳點一杯咖啡、寫一整天小說。小時候的我直覺咖啡一杯好貴,她都失業了怎麼還這麼揮霍。長大後才知道,用不到100元台幣就能買到大半天的專注,划算透了。偶爾R假日也會和我一起去蹲咖啡廳,很感謝我不論提出動態或靜態的活動邀約,他都會欣然的回覆一句好哇。那個「哇」很溫柔,像發出一顆給初學者練習用的羽球。或許對R來說,每個假日都是世界的入口,只要睜開眼睛踏出步伐,不論目的地是一本書或是一個山頭,總歸收穫。

貓隧道

報名了線上英文寫作班,每個禮拜三老老實實的待在螢幕前三個小時,學習怎麼寫作。上課不難,難的是預習、複習還有練習。老師提供的資料很豐富,從文法、單字到句型無一不缺。本來把將近萬元的學費刷下去時心情還很差,但開始上課後,常被老師的教學熱忱與嚴謹感召,也讓人深信只要照著進度學習,進步將會是有感的未來式。那天課堂間被老師點名,要我分享看完老師批改作業的回覆後有什麼心得。當下的我用幾句無聊的客套話搪塞了,說不出口的是當時戰戰兢兢打開老師的批改檔後,看到一句「整份作業寫得相當好 Nice!」,瞬間簌簌淚下。

逗貓棒

家有一歲八個月大的貓哥哥橘色虎斑豆皮,還有八個月大的橘白貓弟弟Wagi。豆皮從小親人好動愛說話,半夜會用他小小腦袋想得到的所有招數叫人起床,例如推倒東西、敲碗或嚎叫。小弟自三個月大收編時,就冷靜獨立且安靜,討人喜歡。「高需求孩子」,在和R對話時,總忍不住為豆皮貼上這個育兒標籤。也意識到生兒育女時,養育不同氣質孩子的難處。不是刻意偏心,但光看IG限時動態,E都能發現我對Wagi的喜愛與放心。我每天都會各別和他們說我愛你,這會不會也是下意識想洗腦自己「兩個孩子我都愛」呢。